怪騎物語。小排量大殺器!Kawasaki AR125:穿著GPz風衣的2行程街頭霸王

怪騎物語。小排量大殺器!Kawasaki AR125:穿著GPz風衣的2行程街頭霸王
Ziv 2025/03/27

在1980年代的日本125cc級距戰場,Yamaha RZ125掀起了一波2行程小鋼砲的風潮,不僅打破「125只能通勤」的迷思,還順勢推動了這個級距的性能化進程。而Kawasaki 當年也不是吃素的,一出手就端出了猛料——AR125!

別看它掛著AR名號低調登場,這台車其實暗藏殺機。搭載水冷2行程單缸引擎,加上Kawasaki引以為傲的RRIS進氣系統——也就是將轉盤閥與簧片閥完美融合的黑科技——在中低速域就能榨出令人咋舌的22匹馬力,當年簡直是街頭紅燈王者,沒幾台敢硬碰硬。

但好景不常,Honda 當年可不是省油的燈,立刻派出 MBX125 迎戰,靠著ATAC排氣控制裝置,同樣榨出22ps馬力,聲勢一時無兩。面對這股壓力,Kawasaki 選擇另闢戰場,轉而把AR125的定位從賽道猛獸改為長途舒適巡航,開始朝著自家GPz車系靠攏,從1986年起甚至推出了配備全整流罩的AR125S,一秒從熱血炸街變身為時尚旅行車。

雖然只有123c.c.排氣量,但在55mm×51.8mm的缸徑行程設定下,AR125可以在9,500rpm爆發22匹馬力,最大扭力1.7kgm出現在9,000rpm,配上僅120kg的車重與短軸距設計,這台小鋼砲可是能在彎道上風馳電掣、120km/h輕鬆巡航的狠角色。

只可惜日本國內對這類車款的需求畢竟有限,AR125在1990年正式停產。但故事沒就此結束!在東南亞地區,這類小排氣量高性能車仍然熱銷,甚至它也曾短暫地在台灣市場上閃耀過一段時光。

AR125車系最早由百吉發工業國產化生產,沿用自銀座125的氣冷二行程引擎,馬力約 14 匹,採用四檔循環檔設計。雖然百吉發後來倒閉,但 Kawasaki 並未就此放棄台灣市場,而是將生產權轉交給永豐工業,並由其推出升級版 AR125 F2。動力依舊採用氣冷引擎與更先進的國際五檔變速箱,在當時成為國內難得一見的熱血入門跑車,也為不少車迷留下深刻印象。

Kawasaki AR車系甚至在泰國推出了後續進化型AR150與KR150等衍生車款,一路延續AR家族的精神,直到2000年代初期才功成身退;回頭看AR125,它不只是一台小排量機車,更是一段熱血騎士們的青春回憶。在那個什麼都靠轉速拚輸贏的年代,這台綠色小鋼炮用它獨特的定位和不妥協的性能,寫下了屬於Kawasaki的傳奇篇章。

Ziv 資深編輯
期許自己能有單缸的可靠、雙缸的浪漫、三缸的滑順、四缸的成熟。 文字工作者、攝影學徒、復古街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