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不是也有聽說:「歐盟要禁用碳纖維!」然後心裡一驚,想說「蛤?那我那台原廠配碳纖維土除的重機怎麼辦?賽車用的碳纖維輪框、後土除、整流罩都要變違法品了?」別緊張,先喝口水,因為事情沒那麼嚴重,至少目前是這樣。
事情是這樣的,歐盟一開始在草擬某些環保相關的新法規時,的確有把碳纖維列進「可能禁止使用」的清單裡,原因是這種材料在處理時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微粒,特別是在回收與報廢階段。簡單講就是「好用歸好用,但回收起來有點麻煩」。但後來新版草案出來時,碳纖維又默默從清單中被撤掉,等於暫時安全過關。
說到碳纖維,那可真是二輪改裝玩家的必備神物。像是Yamaha R1M原廠就配有碳纖維前土除,Kawasaki Ninja ZX-10RR也有碳纖維空力小翅膀。
不少高級品牌都會用碳纖維來降低車重、提升操控感。如果是重度改裝玩家,那就更是「碳纖加滿」,像是BST或Rotobox這類的碳纖維輪圈、Akrapovič的碳纖維排氣管護蓋、甚至整流罩、單座蓋通通都可以是碳纖。就連部分電動機車,也開始配備碳纖維車殼、輕量護板來彌補電池的高重量。
碳纖維有多神?它又輕又硬,可以讓車輛達到更好的加速、煞車與過彎效率,同時外觀上也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畢竟那種獨特的編織紋路和亮面質感真的很殺。但問題也就來了:碳纖維雖然好用,但在生產、切割、打磨或回收處理時,可能會釋放出對皮膚、呼吸道有害的微粒。像在賽場摔車後,破碎的碳纖維碎片如果沒清乾淨,甚至可能藏在車服縫線裡,擦都擦不掉,嚴重還會刺激皮膚或呼吸道。
歐盟之所以會考慮禁止,是因為「報廢車輛指令」裡規定,所有車輛材料都需要能妥善回收。但碳纖維處理起來比金屬難多了,尤其一旦與其他樹脂結合過後,想要有效分離再利用,技術門檻極高。更別說回收時產生的粉塵,若沒做好防護,作業員恐怕會「吸好吸滿」,這也讓碳纖維被環保團體盯上。
不過反過來講,隨著電動車與環保潮流正夯,要是沒了碳纖維,未來的機車可能會越來越重。以一顆電動重機電池動輒100公斤起跳,如果沒辦法靠碳纖維減重,連日常騎乘都會變成健身課,原本主打「輕鬆上手」的電動通勤車,也會因為車重難以控制,讓消費者卻步。
所以說,如果碳纖維真的被禁,那可不是只有賽車手哀嚎,連通勤族、改裝玩家、電動車廠商全都會被掃到颱風尾。從外觀件、車架、懸吊連桿、甚至連安全帽內殼都會大受影響,改裝品價格也可能水漲船高。
目前來看,歐盟雖然暫緩將碳纖維納入禁用名單,但未來勢必還會針對其環境友善度持續觀察。所以啊,愛車又愛碳的你,不妨也多關注這類法規動向,哪天想買一對碳纖輪框的時候,或許還真要看政策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