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X舒適 雙面性格!Honda CB1000 Hornet SP 賽道評測

熱血X舒適 雙面性格!Honda CB1000 Hornet SP 賽道評測
Webber 3小時前

2023年開始,Honda 再度將過往的經典車系 Hornet 帶回到市場,即便打頭陣 CB750 Hornet 少了大家期待的四缸心臟,但後續的 CB1000 Hornet 可沒讓大家失望,今天的主角是 7 月在剛在重機展首度亮相的 CB1000 Hornet SP 究竟這台配備加滿、換上採用新款 RR 心臟(SC77)的公升級運動街車,能激起你心中的四缸熱血魂嗎?


外觀:侵略與純粹的結合
CB1000 Hornet SP 的造型設計由兩個關鍵字主導:Aggressive(侵略) 與 Pure(純粹),車頭一對緊湊的四眼式 LED 投射頭燈散發銳利眼神,搭配象徵 Hornet 的「展翼」造型油箱,前段寬闊、後段急收,延伸出傳統的纖腰身形。尖翹的極簡車尾看起來運動感十足,整體線條更具張力。

承襲初代 Hornet 車系的纖細精神,打造出的新世代運動街車


Fireblade 心臟再升級、標配快排 加速更順暢
CB1000 Hornet SP搭載源自 CBR1000RR Fireblade 的直列四缸引擎,排氣量 999c.c.,最大馬力來到 157.2 匹/11,000rpm,最大扭力則是 107Nm/9,000rpm,但...就是這個but!我們的驗車單位怎麼會放過這種四缸高轉速引擎呢?所以台灣販售的版本動力數據則下修至 91.2HP/ 7,000 rpm、9.4kg-m / 7,000rpm,老話一句至少有正牌,要找回遺失的馬力應該也不難。

覺得 CB750 Hornet 沒四缸不夠為?這次不但有四缸,還採用2017年的RR引擎

對應這顆引擎動力,相較於2017年式CBR1000RR也做了些變更,換上新的壓鑄活塞、氣門正時揚程調整、變速齒比修改、進氣管路修改、44節氣門,來對應 CB1000 Hornet SP 想傳達的特性。輔助/滑動式離合器與快速排檔系統同樣標配,支援全油門無離合升檔與自動補油的降檔,讓加速體驗既流暢又充滿戰鬥感。


全新設計車架剛性提升、專注減震、配重更講究
Honda 為 SP 開發了一具全新的高剛性雙樑式車架,與引擎互補,並透過縮窄搖臂樞軸寬度,營造經典的「Hornet 纖腰」視覺與靈活身形,並透過引擎吊架減震墊提升舒適度。相較 2024 年式 CB1000R,抗扭剛性提升 70%,讓入彎更精準、左右切換更加輕快。為了進一步提升動態表現,Honda 也將引擎、後避震與電瓶以前移方式配置,重心更偏向前方,搭配 50.9%/49.1% 的前偏配重,讓操控更靈敏、路感更直接。

車身數據上軸距 1,455mm,裝備重量 211kg。座高來到 809mm,手把位置略高且向後,搭配運動化腳踏,形成上半身相對挺直、卻依然帶有侵略氣息的騎乘三角,展現純正的街頭霸王姿態。

SP 版本的黑金配色相當高調


Öhlins避震器、Brembo頂級卡鉗:高階武裝上身
既然是 SP,自然少不了頂級配備。前避震使用 41mm Showa SFF-BP 倒立式前叉,具備預載、壓縮/回彈阻尼可調;後端則掛上 Öhlins TTX36 後避震,透過 Pro-Link 多連桿作動,並附液壓旋鈕調整預載,壓縮/回彈阻尼同樣全可調。

前後避震皆為全可調功能,前煞車還用上現在一流的  Brembo Stylema 四活塞徑向卡鉗

制動部分搭載 Brembo Stylema 四活塞徑向卡鉗,對應 310mm 浮動碟,後煞車則是 240mm 碟盤搭配 Nissin 卡鉗。前後五 Y 輻式鑄鋁輪圈靈感來自 CBR1000RR-R Fireblade,搭配 120/70-ZR17 前胎與 180/55-ZR17 後胎,展現十足戰鬥格局。

輪框樣式則取自於目前最新的 CBR1000RR-R


新世代完整電控系統
Honda 為 CB1000 Hornet SP 注入完整的電控管理系統。騎乘模式部分提供三種預設模式(Rain、Standard、Sport),加上兩組可自訂的 User 模式,其中包含可調的:動力輸出、引擎煞車、HSTC(Honda Selectable Torque Control)+防翹頭控制,幾乎也是滿配規格。

騎乘模式,車輛資訊皆可透過熟悉的 5 吋全彩 TFT 儀表顯示,並支援 Honda RoadSync 智慧連線。後方向燈更內建 緊急煞車警示(ESS),急煞時會閃爍提醒後方車輛。


可以天天逛大街的四缸猛獸
實際進入賽道後,CB1000 Hornet SP 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舒適卻不失戰鬥感」。座墊偏軟且平整,整體騎姿也算友善,不論是挺直上半身享受巡航,或者把屁股移後面一點就可以立刻頂到後端坐墊,切換成戰鬥騎乘座位。剛進賽道時,即便速度不快,它的動力曲線依舊相當溫和,引擎震動與聲浪也相當安靜,速度不快的狀態下傾倒反應相當溫和,不會有過度激進的下墜感,加上圓滑胎型帶來自然的傾倒感,對一般騎士來說相當容易上手。

懸吊表現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 Showa 前叉還是後方 Öhlins TTX36,雖然調校偏向舒適,遇到連續彎道時依舊能給人穩定支撐,不過隨著速度加快,出廠設定偏向舒適的調性難以忽略,幸好懸吊前後皆為全可調形式對應各種需求,另外腳踏在大傾角下位置偏低,隨時會提醒你騎太殺囉。

動力則是另一大硬傷,賽道大直線能明顯感受到台規版本在 7,000 轉後動力「軟掉」的限制,幸好這次關於動力的關鍵在於以下三點:電腦、排氣管、後齒盤,找回被政府奪走的動力並不是難事。

如果真的要天天出門就輸贏,建議車主可針對前後可調懸吊進一步調整,並且讓他回復成該有的150匹動力表現。

制動部分則完全不需擔心。Brembo Stylema 四活塞卡鉗搭配 310mm 雙碟帶來極佳的制動手感,抓地與減速信心十足。整體來說,CB1000 Hornet SP 在台規 91 匹馬力的輸出下,反而更適合日常與彎道小熱血的混合使用——高把低腳踏營造出的輕鬆騎姿,加上強大的煞車與順暢的引擎回饋,讓人騎來既安心又愉快。


CB1000 Hornet SP​ 規格表


引擎型式     水冷 DOHC 並列四缸


排氣量      1,000 c.c.


最高馬力     91 ps@7,000 rpm


最大扭力     9.4 kg-m@7,000 rpm


傳動方式     六速鍊條傳動 標配快排


前懸吊       Showa 41mm SFF-BP 全可調倒立式前叉


後懸吊      Öhlins TTX36 單槍避震器


前煞車      Brembo Stylema 對四輻射卡鉗 310mm 雙浮動碟


後煞車      單活塞卡鉗 + 240mm 單碟盤


座高       810 mm


前輪       120/70ZR17


後輪       180/55ZR17


車重       211 kg

Webber 資深編輯
感性大於理性的交通工具愛好者,對我來說,車帥不帥是一輛車能否吸引我的最高指標。對於老車、多功能車毫無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