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運動」絕對不是有一台頂級會跑的車就足夠的事情,但賽車運動這件事在目前台灣國內還是相當不受重視,對於喜愛賽車、喜愛賽道的車友來說,也許有些人因為資源充足受到完整教育訓練,但更多的,可能是無師自通、甚至盲目摸索的在燃燒自己的賽車魂。車上的改裝無疑的有許多不同流派與管道,能輕則輕全車碳纖維、燒鈦、鋁合金鍛造件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但是,當車子趨於完美時,那車手也趨於完美嗎?
很榮幸的,我們邀請到目前台灣麗寶國際賽道國內單圈成績最速車手──江直螢選手與我們一同進行這次主題的訪談,主要會找江選手的原因在於過去還在A組時代的他體型相當「魁梧」,與現在我們看到的模樣相差甚遠,對此,江選手表示當時花了三個半月就從一百公斤狂降至六十八公斤之譜!所以對此,我們也準備了一些關於「車手輕量化」的都市傳說與疑問來請教。無論你是不是賽道癡、賽道狂,江直螢選手的寶貴經驗對於喜愛騎車又想騎得更好的車友來說,絕對是獲益良多!
常聽到「輪下一公斤,輪上十公斤」的說法,是不是真有其事?
江:「基本上這段話主要比較像是在說鍛造框的重要性(笑),因為車手要減低10公斤的體重,你才有辦法得到輪下少的那一公斤的簧下重量,如果直接改一組輕量的鍛造框,是最直接降低簧下重量的方式。
透過減輕輪框重量來增加迴轉效率,藉此提升車輛動力。如果說要概略的數值化,一般而言車輛會因為車手重量的關係而約略減少一些些的動力輸出,如果是在車手輕量化的數據上,大約是車手每減少10公斤的體重,車輛可以增加約一匹馬力。但這些都只是概略上,實際還是要測試過才會得到比較明確的動力數字。」
江選手過去也有一段相當「壯碩」的時期,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減重?體態大幅變化帶給你哪些好處與困擾?
江:「當時是因為升上A組的關係,因為A組大家的車輛整備、實力都差距不大,當車子已經趨近完美的時候,剩下的就是要檢討車手了(笑)。
減重之後當然比較困擾的是在胎溫與胎壓的控制上,在體重較重的時候,你可以壓得住車子,所以輪胎在彎中給你的感受是相當穩定的,但是當你的體重下降一定程度,你會有些壓不住車子的感覺,你必須要重新去感受輪胎給你的信心與回饋,這也牽扯到體重減輕之後油門控制與乾、濕地的抓地力掌握度,過去一百公斤的體重給輪胎的壓力相對大,但相對的抓地力的安定感卻比較優秀。現在68公斤的狀態對輪胎管理上並不是缺點,而是需要重新調整與習慣。當初在減重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碰車子,三個半月過去之後再跨上車時,一切都完全不一樣,彷彿我不會騎車似的!(笑)
減重之後的優點當然就是對車輛給予的回饋感受更細膩,輪胎、懸吊、油門等反饋都要更多,因為你身體輕,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車子給你的訊息,同時在車輛轉向的時間更短,車手在轉向過程中因為轉向時間變短,所有的過彎動作都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完,所以會變得更忙。
當然,買的到一般尺寸的衣服褲子,健身後洗澡也可以用一般尺寸的毛巾是生活上最大的優點,真的方便很多!」
在賽車設定上,江選手能不能在可以透露的資訊中讓我們了解因體態變化的關係而做出的懸吊設定改變?
江:「一般來說,以600c.c.級別的比賽規則,通常在重量規則上都是以體重加基本車重為標準,對一般車友來說,重量較重的時候,你的懸吊設定基本上是懸吊在支撐『你』的重量,這時候車身重心偏擺較小,當你重煞入彎時,後輪也不容易抬起,這時候車身處在較穩定的狀態準備進彎。
當車手重量減低時,車身重心偏擺會變大,入彎重煞時,後輪就更容易造成浮舉。所以懸吊的設定上反而會選用較高磅數的彈簧來增加懸吊重量,這時候懸吊支撐的是『這部車子』,利用高磅數的彈簧重量來給予車手穩定車身偏擺的重量輔助。」
目前在MotoGP賽事中,新生代車手如Marc Marquez、Maverick Vinales或是Fabio Quartararo等車手的身材都相當健美,但中生代的Cal Crutchlow或是更資深的Valentino Rossi的等車手卻並非這種身型,對於這一點,江選手怎麼看?
江:「會造成老中青三代車手在身型上的差異,我想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每個世代的賽車對車手的要求都不盡相同。
中生代車手的訓練方式比較像是跟自行車選手重疊,不會過於強調肌肉控制能力,多放在動態平衡、四肢協調性上的訓練。主要的原因在於這類目前看來較為『老派』的車手在當時的年代,賽車的車架、懸吊、電控系統以及輪胎科技與配方都不若現在的優秀,老派的騎乘風格也是以後輪轉向的方式為主流,所以對操控上的強度要求沒那麼高。
新生代的車手相較之下就差別很大,新式的賽車在車架、懸吊、電控以及輪胎科技上都已經大幅進步,基本上後輪的動態都交給ECU去處理。越來越多新生代車手更專注在前輪轉向為主要騎乘風格,但前輪轉向的騎法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易操控,容錯率也低,強調車手的肌耐力與身體強度。車手也必須擁有一定的肌肉量來保護身體和控制賽車。」
以江選手的看法來說,會不會建議喜愛練車的車友也嘗試進健身房訓練?或是從事哪些其他運動來強化自己?
江:「當然進健身房我會建議一定要有教練帶,我自己之前就是自主訓練,但很容易因為沒有正確的操作而造成受傷,進而中斷整個練車的訓練過程。在健身房有教練指導的話,可以有效的管理身體組成,並且避免受傷。當然,我當初就直接拿著Marquez的照片跟我的健身教練說:『我要練成這樣!』(笑),但也不能練的太壯,畢竟你最後還是要以能夠塞進自己的皮衣為優先考量。
平常的話我最推薦的就是騎自行車跟跑步這兩項運動,因為騎自行車跟跑步除了增加肌耐力之外,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在騎乘或跑步的過程中,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某一個時間點身體開始出現疲勞的感受,而這樣子的感受可以經由鍛鍊來延後疲勞感出現的時間,在賽車場上,經過訓練後你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目前身體的狀態,一旦出現疲勞感,就不太適合再去做一些賽道測試的功課、刷單圈秒數以及做出超過身體負擔的極限操駕動作。這些也都是在保護車手自己。」
特別感謝
內文訪談:小江來聊聊 (江直螢)
照片提供:小江來聊聊 (江直螢) / 5RG.Pho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