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M E-TOP 電池技術:續航 1,600 公里、降成本 40%,電動機車未來或將重生

24M E-TOP 電池技術:續航 1,600 公里、降成本 40%,電動機車未來或將重生
Webber 2小時前

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的 24M Technologies 近日宣布,他們開發出全新 E-TOP(Electrode-to-Pack) 電池技術,能讓電動車的續航突破 1,000 英里(約 1,600 公里),同時提升安全性並將生產成本降低 40%。

這項技術原先為 eVTOL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所設計,但 24M 強調,它能輕易延伸至汽車與電動機車平台。若真能商用化,這可能成為近年最具顛覆性的電池突破。

24M 直言,傳統鋰電池設計效率極低——多達 70% 的體積被外殼與結構件佔據,實際儲能材料不到三成。E-TOP 的概念則顛覆傳統:取消電芯外殼,直接將電極與隔離膜以薄膜包裝,形成可堆疊的「能量袋」,再組成完整電池模組。

這樣的結構不僅能提升能量密度,也讓電池形狀更自由,車廠可依車架造型彈性設計。對電動機車而言,這代表不再被又厚又重的電池模組綁死設計空間,未來有望擁有更輕、更纖細的車體比例。

根據 24M 公布的數據,E-TOP 系統的效率提升 35%,成本降低 40%,並具更低的熱失控風險。更關鍵的是,這不是「實驗室構想」,而是「現階段可量產」的技術,只待車廠願意採用。

不過,要導入這樣的全新架構,需要重新設計生產流程與電池模組平台。對多數電動車巨頭而言,這是筆可觀投資。例如中國的 BYD 光在英國市場 9 月就售出 11,271 台 電動與插電車,成為中國以外最大市場,對他們來說「不改也能賺」;但對想突破瓶頸的品牌來說,這或許正是顛覆現況的契機。

Webber 資深編輯
感性大於理性的交通工具愛好者,對我來說,車帥不帥是一輛車能否吸引我的最高指標。對於老車、多功能車毫無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