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安全雙升級YAMAHA SMAX ABS Edition

科技/安全雙升級YAMAHA SMAX ABS Edition
Van 2017/12/25

初代SMAX在2013年橫空出世,圓潤流線典雅的外觀在當時格外吸睛,155cc水冷的跑旅定位,承接了MAJESTY車系消逝後久久無人填補的產品空缺,加上150的動力表現,讓他從推至今一路熱銷,而經過四年的歷練,YAMAHA也帶來了新一代的SMAX,新車不但在科技感上有所突破,安全性在ABS的導入下也獲得了大幅提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台科技安全雙升級的新世代水冷跑旅吧。


質感提升Hi-Tech注入
第一眼看到新一代的SMAX,最明顯的變革莫過於全新的車頭造型,大方向上延續著SMAX一貫的圓潤優雅,並且融入新一代MAX家族的設計元素,折線挺立,多層次的堆疊下造型變得更為立體,加上燈具受益於LED的高度自由,朝向小型化的風格貼近,幾何切割而成燈具襯上兩側導光條飄散出重機的氣質,兩側的魚眼遠光燈更是向仿賽家族的R6、R1看齊,整體的造型更加年輕、動感,且科技感十足。

新一代的SMAX在車頭的造型變得更為年輕、動感,且科技感十足

而這新一代的LED燈具可不光是“帥氣”這麼簡單,遠近兩組的LED燈組大有來頭,採用反射式設計的近燈與MT-09車上的那一組完全相同,除了亮度秒殺現行款的鹵素燈泡,鋪地範圍更是廣闊,遠燈則是使用魚眼透鏡,彌補LED本身光線不夠集中的問題,此外在遠燈亮起時,近燈也不會熄滅,無論是燈型還是照度都遠優於傳統燈泡,夜間行車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大燈改為全LED燈具,凝縮式的小型化設計讓眼神更加銳利,許多的細節中也不難看出MAX家族的設計語言


安全升級ABS Edition
而除了造型上的質感升級,全新導入的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鎖死系統更是新車的一大亮點,眾所皆知ABS在面對溼滑、泥沙等抓地力不足的路面時,能提供有效率且穩定的制動效果,並且大幅提升騎乘的安全性,尤其在四季多雨、道路標線品質低下的台灣,配備ABS更是重要。

在最高規格的ABS Edition上,大燈旁與椅墊側邊都烙上ABS Edition的字樣,就像是SMAX車系所散發出來的氣質,低調卻又不失質感

但ABS並不是有就好,手感的調教、介入時機的早晚與作動時的細膩度都大大的影響著騎士的駕駛的體驗,而YAMAHA本次也下足重本,在新一代的SMAX ABS Edition上使用了最新世代的ABS系統ADVICS三代,這樣說或許有些模糊,換個簡單一點的說法,新車上所使用的ABS系統與TMAX DX、MT-09是同一套!怎麼樣?夠誠意吧。

此外隨著ABS系統的導入,新一代的SMAX輪胎也升等成了MAXXIS最新的R1N,抓地力與操控性的表現再度向上提升。

除了車頭的銘版與椅墊上的烙印,在儀表板上也加進了ABS作動的指示燈號

制動使用前267mm浪花碟 後245mm打孔碟,搭配上第三代的ADVICS ABS系統,創造出重車等級的高階手感

配胎使用MAXXIS旗下最新的性能街跑胎R1N,抓地力有感提升


踏入六期環保進階
在現行款車主的市調中顯示,多數騎士最滿意的就是SMAX優異的動力輸出,其後才是操控性與帥氣的外型,而這深植人心的動力也成了YAMAHA致力維持的關鍵點,但要如何在嚴苛的六期環保下完成就深深地考驗著YAMAHA工程團隊的技術,而隨著引擎環保性能提升,YAMAHA也為新一代的SMAX換上全新的排氣管造型,讓車尾的線條更加輕盈俐落。

此外為對應六期的法規,新一代的SMAX也取消了大燈開關,改成全時點燈設計,但騎士們也別太擔心,大燈要等到車輛發動後才會點亮,若只轉開電門點亮的將只有導光條,大幅降低因為粗心大意讓車燈把電瓶吃到沒電的可能。

除了引擎升級到六期環保規格,排氣管也換上了全新的造型

因應六期法規,燈具也改成了全時點燈,右側把手上的大燈開關也因此去除


貼心配備有感升等
而生為一台跑旅最重要的便利性,在這一代也再度向上調升,除了32公升的車廂空間完美保留,前置物盒也經過重新調整,在容量不變的前提下,使裡頭的寶特瓶更不容易跳脫,上頭也加上了一組12V的電源供應,無論是連接電動打氣機補胎救車,還是為3C產品充電都相當便利。

全新的設計讓前置物空間內的寶特瓶更不容易跳脫,12V的電源供應器更是3C世代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車身細節

左側的把手按鍵配置與前代相同

新的車色在質感上的表現更上一層樓

尾燈同樣採用全LED設計,方向燈則是傳統燈泡


隨心所欲跑旅本格
新一代的SMAX在車頭的造型上有著相當大的變革,跟全新的TMAX一樣,選擇以科技感與質感作為依歸,設計元素中也能明顯看出家族風格的影子,看來小T媽的稱號在這一代同樣適用。輕跨上車,如果說能在第一時間感覺出有什麼不同,那肯定是騙人的,SMAX ABS Edition的配置基本上與上一代沒什麼差別,除了右手邊的按鍵少了幾個,整體的佈局一模一樣,805mm的座高依然通俗,但對於身高超過180cm的騎士而言,踏板的空間還是侷促了些。

轉動油門,熟悉的動力流暢滑順且持續延伸,不毛不造不溫不火,就是順,但可別會錯意,SMAX的順暢從來不會讓人感到無聊,而這也正是YAMAHA調教的精妙之處,線性的出力由低至高扎實飽滿,再加速的反應也相當的靈敏,幾乎感覺不到水冷車在重量上的劣勢,反而是這樣的舒適感讓人有種不想下車的吸引力。

這樣的一台跑旅,本應是載著後座旅遊的遊歷四方的良伴,但對於沒有後座乘客的孤獨騎士而言,SMAX依然具備了相當的運動性能;轉進台七乙線的第一個彎,SMAX的傾倒速度讓我有些吃驚,低矮的重心搭配上較寬的高把,推把進彎傾倒的速度媲美12'胎的運動型車款,雖然懸吊設定偏向舒適,但前後的協調性相當出色,在壓到坑洞時優異的阻尼設定也能大幅減少二三次的晃動的不安定感,雖不到犀利但卻能回饋給騎士充分得安心。

除了優異的懸吊配置,制動與輪胎的表現更是亮眼,雖然SMAX搭載的是前單碟,但在全力重扣煞車時,偏擺與拉扯的力道並不明顯,而ABS的調教也相當精準,尤其在前端介入的時間點恰當好處而且壁壘分明,我能快速的掌握ABS作動前的最大煞車力道,而不需擔心系統過早介入導致錯過近彎點,但在溼滑路面甚至是沙地時,ABS也能迅速接手,拯救我免於摔車。

而ABS能作動得如此精準,本次所搭載的配胎MAXXIS R1N肯定也功不可沒,從胎紋不難看出這條與R1系出同門的跑胎有何企圖,低海路比的胎紋設計讓他在乾燥路面有著相當驚人的表現,加上明顯是針對SMAX所開發的胎型,整個傾倒的過程中都保有著相當的安心感,甚至有種游刃有餘的快感,兩者的契合度堪稱完美,這樣的信心也是在長久以來的試車經驗中相當難得的。


結語
當各車廠都在求新求變,試圖以光鮮亮麗的外表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時,YAMAHA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不為改而改,在好的基礎上加入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並且在這些新加入的元素上琢磨深鑿,細心的調教仔細的修正,讓每個部件之間達到近乎完美的協調,的確若是把SMAX拆解來看,它並不會特別的突出,但綜觀整體來看,他卻是如此的均衡且優秀,相信這也是YAMAHA能在消費者心目中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吧。


規格表

引擎型式     單缸水冷四行程 4V


排氣量      155 c.c.


壓縮比      11.0 : 1


供油系統     電子噴射系統


變速系統     CVT 無段變速


前避震      33mm 潛望式避震


後避震      中置避震器 不可調


前煞車      單向雙活塞卡鉗 267mm浪花碟


後煞車      單向單活塞卡鉗 245mm打孔碟


ABS系統     ADVICS 三代


前輪尺寸     120/70-13 MAXXIS R1N


後輪尺寸     130/70-13 MAXXIS R1N


車身尺碼     2,030 x 715 x 1,115 mm


軸距       1,405mm


座高       805mm


油箱容量     7.4L


車輛提供.台灣山葉    by.Van

Van 資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