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電腦動畫、沒有無人機、沒有運動攝影機的1970年代,想要拍攝出一場緊張刺激、令人振奮的摩托車比賽,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在當時有一位電影製作人,決心打破長久以來沈悶的賽事拍攝手法,採用全新的思維,設計出前無古人的攝影器材,創造出全新的鏡頭語言!
賽車攝影先鋒
Peter Starr從1970年開始,便參與從事摩托車比賽的影像拍攝工作,在他的工作經驗裡,他看到了當時賽事拍攝手法上的一些問題,例如:攝影機時常設置在賽道邊,並使用廣角的攝影鏡頭,這是當時比賽攝影常用的拍攝手法,這樣的攝影手法優點在於,可以確保所有的畫面都能被收錄進攝影機內,但廣角鏡頭配上賽道邊緣的定點畫面,讓影像上的賽車顯得非常的慢,這讓人覺得騎車比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無法彰顯比賽的緊張刺激感。
有鑒於這樣的鏡頭語言,在營造比賽的緊張感與刺激度上的不足,Peter Starr決心找出新的拍攝方式,來改變賽車運動的運鏡與拍攝,於是他開始嘗試新的鏡位與拍攝器材,在1974年的曼島TT賽事上,Peter Starr與Mike Hailwood合作,在Mike的賽車整流罩上,安裝了一台8磅半的膠卷攝影機,固定在賽車的前端,這是第一次採用這樣的視角來拍攝一場比賽,更不用說,曼島TT可說是地表上最瘋狂的賽事之一,搭配上如此瘋狂的攝影手法,在當時可說是讓人腦洞大開的觀影體驗,也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影像風格。
成功與沒落
而在曼島TT的成功之後,Peter更進一步的打造了Camera Bike,一台採用Honda Goldwing作為平台打造的專用攝影摩托車,配合上邊車平台與搖臂,讓攝影師能在機車上操作,來近距離跟拍賽車的動態畫面,而有了這些設備,Peter也改裝了Goldwing的後座椅,採用與駕駛背靠背的姿勢,讓他能坐鎮在車上,監督拍攝畫面,這樣的設備,讓Peter再一次的創造出全新的拍攝手法與鏡頭風格,引領了當年的動態攝影風潮。‘其實在拍攝的時候一點都不有趣,甚至有點不舒服,不過拍攝出來的畫面十分的值得,畢竟在當時,從來沒有人想過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拍攝,’目前半退休的Peter Starr說道。
Peter Starr之後也不斷的改良他的Camera Bike,在幾部影片的成功之後,Peter Starr打造了更大台的Camera Bike,把邊車的平台加大,隨之的也改上了更大更好的懸吊系統,將邊車的輪胎從機車胎換成汽車胎,來達到更加穩定的拍攝效果,配上專門打造的攝影搖臂與Peter獨創的背靠背後座,加上監視用的螢幕與對講的通訊系統,讓導演與攝影都能同時在Camera Bike上進行拍攝工作,最終的成品,是一台可以承重1200磅的巨大猛獸!在這台猛獸服役的期間,Peter也參與了一些知名電影的製作,像是由梅爾吉勃遜主演的致命武器3,證明了Camera Bike是一台優異的拍攝工具,但儘管它非常的優異,能拍攝出許多讓人驚艷的畫面與鏡頭,Camera Bike終究還是逃不過日益縮減的攝影預算與崛起的電影後製技術,越來越強大的電腦動畫與攝影機自身的進步,讓Camera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
‘現在,大多數的製作人與導演都採用無人機或電腦動畫,來完成他們想要的畫面了,沒有人會願意花錢請攝影師、請司機、租一台攝影車來進行這種拍攝,更何況還要付油錢和保險,這些所有的畫面,用無人機都能拍出來,甚至還拍得更好更美,而導演呢,他只要坐在螢幕前,就能輕輕鬆鬆的看到所有畫面,並進行拍攝,何必弄一台怪機車來找自己麻煩呢!’Peter Starr笑著說道。新的科技徹底的改變了Camera Bike的命運,讓它逐漸的淡出了攝影的舞台。
不過,要是沒有Peter Starr與Camera Bike如此瘋狂的堅持與嘗試,現在的賽事攝影或汽機車動態攝影,肯定不會像現在如此的精彩,他們為所有的觀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攝影手法與風格,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資料來源.motorcyclistonline by.Ziv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