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享受「摩膝過彎」! 滑塊的簡短歷史

無痛享受「摩膝過彎」! 滑塊的簡短歷史
Ziv 2019/05/09

自19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摩托車騎士們,十分熱衷在享受「摩膝過彎」的快感,這種將身體姿勢放低,並且有規律地將膝蓋摩擦路面的騎乘姿勢,最早由芬蘭車手Jarno Saarinen所發明,並且由美國賽車傳奇Kenny Roberts Sr,接續在MotoGP的賽場上將這種騎乘技巧發揚光大,摩膝過彎帶來了更快的圈速,但同時也對騎士的膝蓋造成傷害,因此我們今日熟悉的「滑塊」登場。

由於「摩膝過彎」這種新技巧在賽場上的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推動了騎士們對於保護膝蓋的巧思,最開始,騎士們利用俗稱“電火布”的厚膠帶來纏繞膝蓋,提供額外的防護避免皮衣擦破後造成膝蓋破皮,但這樣粗糙的防護措施並沒有持續太久,馬上就有人利用塑膠牛奶瓶,創造出能貼在皮衣外的第一代「牛奶瓶滑塊」。

最早在賽道上做出「摩膝過彎」騎乘姿勢的,是曾經效力YAMAHA車隊的芬蘭車手Jarno SaarinenKenny Roberts Sr招牌的「摩膝過彎」動作,成功掀起賽車界的騎乘技術革新

時間來到1980年代,皮衣製造商在這時開始推出配有滑塊賽車防摔衣,透過魔鬼氈的黏貼,滑塊能更迅速、更方便的更換,同時材質也從過去的牛奶瓶,改為更專業的塑膠配方,甚至是木製和皮革製的滑塊也曾經在賽道上出現過。

Dainese的手肘滑塊Alpinestars的膝蓋滑塊

從那之後,更陡的入彎傾角和騎乘技術的發展,都因為滑塊的登場而有了巨大的變化,現代MotoGP賽場上,我們能看到車手利用滑塊作為探測器,透過滑塊與柏油的接觸為車手提供了精準的角度感知,帶給車手巨大的信心,特別是在雨天的賽道上;同時滑塊和輪胎一樣,也必須經過暖胎圈的磨合,才能達到完美的運作狀態,車手們利用柏油切削滑塊,與他們的壓車角度完美結合,這些滑塊就像是車手的四肢延伸一般,提供精準匹配的即時反應。

滑塊已經成為現代賽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滑塊就像是車手的四肢延伸一般,提供精準匹配的即時反應。

滑塊除了能提供賽車手精準的觸覺反應之外,看看近年來Marc Marquez的“神救車”技術,同樣也受益於滑塊提供的強悍保護,Marquez這位七屆冠軍,在每一年賽季中,都要消耗掉巨量的Alpinestars專利塑膠滑塊,幾乎每次Marquez騎出維修區進入賽道,就要換掉一組滑塊,消耗量相當驚人,但從結果來看,也證明了小小的滑塊,是Marc Marquez這位冠軍致勝的關鍵所在!

Marc Marquez的“神救車”技術,同樣也受益於滑塊提供感知延伸和額外保護

Ziv 資深編輯
期許自己能有單缸的可靠、雙缸的浪漫、三缸的滑順、四缸的成熟。 文字工作者、攝影學徒、復古街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