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進步,車子越做越快,從前被視為高牆的300km/hr如今也只是小菜一碟,新出廠的車款馬力重量比更是一台比一台瘋狂,想安穩的駕馭猛獸,電控成了不可或缺的韁繩,而系統類型百百種,各家車廠又有自己特有的稱呼與縮寫,究竟誰是誰而功能又是些什麼呢?就讓SUPERMOTO8來告訴你吧。
ABS防鎖死煞車系統
講到電控輔助,民國108年即將要全面列為標準配備ABS絕對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項,ABS全名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最早使用於飛機,近幾年開始大量運用於機車領域,藉由ABS主機極高速的運算,在偵測到煞車鎖死的瞬間迅速釋放,回復抓地力後再立刻加壓,每秒數十次反覆做動,以達到最大制動效果。
隨著使用者需求越來越高,基本款的ABS系統也漸漸不符使用,而這樣的需求也鞭策著廠商,針對彎道、激烈操駕等特殊路況的進階款煞車輔助系統應運而生;透過與行車電腦(ECU)資訊整合以及慣性測量儀(IMU)輔助,ABS系統將不再只是單純地使用相同的力道反覆執行相同的動作,而是會依據車輛目前狀況調整力道與介入時機,甚至在更進階的版本中還擁有前後煞車力道分配功能,減少懸吊下沉幅度維持車輛動態穩定。
各廠煞車輔助系統名稱
BMW ABS PRO
Kawasaki KIBS(Kawasaki Intelligent anti-lock Brake System)
Suzuki Motion Track Brake System
Yamaha UBS(Unified Brake System)
IMU慣性測量儀
而上文所提及的IMU慣性測量儀又是什麼呢?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最早使用於航空飛行器,具備陀螺儀、慣性偵測、向量偵測等功能,透過每秒破百次的反覆偵測,監控車輛動態,包括車身仰俯、傾角、加速度都能完全掌握,搭配上ECU整合,使電控系統做動更精準且更細膩。
TC循跡控制
TC(Traction Control)循跡控制也是大家常聽到的電控系統,但功能與做動方式就不如ABS般那麼的廣為人知,循跡控制又稱牽引力控制系統,藉由輪速偵測所取得的數據,比對前後輪輪速,當後輪速高於前輪時(後輪打滑或孤輪)就會介入,調降引擎輸出,降低後動力,以減少後輪滑動,避免摔車。
各廠循跡控制系統名稱
Aprilia ATC(Aprilia Traction Control)
BMW DTC(Dynamic Traction Control)
Ducati DTC(Ducati Traction Control)
Kawasaki KTRC(Kawasaki TRaction Control)
Suzuki Motion Track 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
Yamaha 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
SC後輪滑移控制
循跡控制在路面狀況不佳時能提供良好的安全保護,但到了賽道上,過多的保護反而成為了操控的阻礙,把TC調到最弱還是不夠,關閉又顯得有些冒險,針對這種較特殊的使用情況,TC系統的延伸SC(Slide Control)後輪滑移控制就派上了用場,透過IMU極高速的動態偵測回饋,系統有限度的讓滑移,使車手能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也能確保騎士安全。
各廠後輪滑移控制系統名稱
Ducati DSC(Ducati Slide Contro)
Yamaha SCS(Slide Control System)
WC前輪浮舉控制
隨新車的馬力重量比越來越高,孤輪早已不是難事,令人擔心的反而是油門操縱不慎,造成的過度浮舉,進而失控發生危險,而為此新一代的電控系統也加入WC(Wheelie Control)前輪浮舉控制的功能,藉由IMU系統搭配輪速偵測系統,當車輛發生浮舉時系統便會介入,降低引擎動力輸出,使車頭落下,避免意外發生。
各廠前輪浮舉控制系統名稱
Aprilia AWC(Aprilia Wheelie Control)
Ducati DWC(Ducati Wheelie Control)
Yamaha LIF(Lift Control System)
而以上電控功能則多是源自於德國Bosch的MSC(Motorcycle Stability Control)車體穩定輔助系統。
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
在使用彈射起步時,首先必須先將系統切換到Launch Control模式,左手緊拉離合器並且踩入一檔,入檔後將由門全開,此時系統便會將引擎轉速維持在最佳位置,而騎士則必須控制離合器釋放,起步之後油門依舊維持全開Wheelie Control則會接續之後的控制。
彈射起步的功能主要在降低車手的負擔,與減少油門操控失誤發生,但離合器施放的拿捏依舊取決於騎士,要做出完美的起跑仍需要大量的練習,而且在進行彈射起步時也會對離合器與變速齒加諸非常大的壓力,並不建議於日常生活中使用。
各廠彈射起步系統名稱
Aprilia ALC(Aprilia Launch Control)
Ducati DPL(Ducati Power Launch)
Kawasaki Launch Control Mode
Yamaha LCS(Launch Control System)
Quick Shift快排
Quick Shift快速排檔系統的優勢在於,能夠在離合器不分離的情況下快速入檔,減少動力流失(掉轉)以創造出更好的加速表現,對於分秒必爭的賽道而言快排絕對有其存在道理,而用於一般日常生活,也能大幅減低換檔時的車身頓挫感,提升行車品質,只能說快排就是一種一旦要習慣了那就回不來了的超方便輔助系統。
早期快排多為機械式,而現在多以電子式為主,當騎士進行升檔時,只需腳背輕勾打檔桿,上頭的感測器便會被觸發,透過與ECU整合引擎此時便會短暫(80毫秒以內)切斷點火,減少動力軸附載,並藉此空檔迅速切入檔位,原理類似於收油門無離合器換檔,但速度極快。而在新款的電子快排中還支援了降檔的功能,需要降檔時只需採下打檔桿,後續包含補油的動作快排系統都能完美處理。
各廠快速換檔系統名稱
Aprilia AQS(Aprilia Quick Shift)
BMW Pro Shift Assistant
Ducati DQS(Ducati Quick Shift)
Kawasaki KQS(Kawasaki Quick Shifter)
Yamaha QSS(Quick Shifter System)
電子懸吊
傳統懸吊系統預載、阻尼皆須使用手動調整,行駛中也無法進行更動,也因為這樣設定時就必須在舒適與運動化之間做出取捨,想要輕柔的路感,激烈操駕時支撐力勢必不足,若想暢快殺彎,就得忍受路面的顛簸,難道沒兩全其美的選擇嗎?有的,電子懸吊正是解答。
電子懸吊以伺服馬達取代傳統避震器的阻尼旋鈕,並且與ECU以及IMU整合,騎士在騎乘的同時系統就會依據車輛的加速度、傾角、煞車力道等參數同步調整阻尼,無論是要熱血還是要舒適,電子懸吊都能給予最適宜的支撐,而針對賽道所使用的電子懸吊,例如Aprilia的ADD還會加入GPS數據,車隊便能針對每個彎角進行獨立的阻尼調教,輔助車手創造出最佳成績。
各廠電子懸吊名稱
Aprilia ADD(Aprilia Dynamic Damping)動態阻尼
BMW DDC(Dynamic Damping Control)動態阻尼控制
Ducati DSS(Ducati Skyhook Suspension)半主動式懸吊
Öhlins ERS(Electronic Racing Suspension)競賽級電子懸吊
by.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