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領域中各級距總是有許多指標性的車款,說到豪華休旅車,HONDA GOLDWING絕對是許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車款,自從1980年GL車系加入大整流罩與後行李箱後,奠定了休旅之王地位,2017年的東京車展中,HONDA為我們帶來了全新大改款車型,不管在科技、配備街全面提升,讓全新科技呈現出有如A380客機的豪華與霸氣視覺感。
為了滿足台灣各種消費者需求,台灣本田自從重返台灣機車市場後也陸續引進F6B、GOLDWING這些六缸家族成員銷售,新一代GOLDWING台灣本田同樣引進台灣,實際上市售價1,188,000元更比預購價格便宜8萬元,加上超快速的導入速度,更展現出台灣本田強大的企圖心。
本次的媒體試駕會維持一貫傳統,邀請2018 HONDA GOLDWING開發負責人 中西 豐 先生親自為大家進行簡報,全新GOLDWING特別呼應消費者需求,大幅降低車身重量接近40公斤,同時採用雙A臂前懸吊系統讓操控更上層樓,加上強大的電控系統加持下,完整呼應大多數車主需求。
此外,引擎規格也與上代車款略有不同,雖然依舊維持水平對臥六缸,但是引擎由2氣門改為4氣門並採用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Unicam汽門系統,排氣量則是微幅上漲1c.c.來到1,833c.c.,值得一提的是新款GOLDWING的扭力帶更加前移,對於著重巡航表現的車款來說,低轉速時有充沛的動力才是王道。
另外,台灣本田所引進的GOLDWING皆為頂規款式,搭載相當罕見的機車安全氣囊,並具有DCT變速系統,讓騎士騎車時輕鬆無壓力,全新一代的DCT系統除了改為七速外,也正式搭載倒車檔、緩速前進兩種功能。
銳利、俐落新外觀
除了車輛內部的升級外,車輛外型絕對會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一改過往大面積風鏡與整流罩配上雙腎型頭燈的圓滑外觀,銳利的車頭線條是2018 HONDA GOLDWING給人的第一印象,全車也改為LED光源配置,頭燈更有多顆魚眼排列而成,相當大氣。在設計語彙改變的前提下,車頭整體體積也明顯縮小,造型更為洗鍊。
HONDA GOLDWING透過這幾代的車款定位出鮮明的休旅車風格,但是2018年式的車款風格更為銳利的條件下,過往如同移動沙發般的後座體積則是略有縮小,並且與前座騎士距離更近。但是不管前座、後座,GOLDWING的空間表現以一輛機車來說已經相當驚人了。
車頭的大面積風鏡依舊維持電動無段調整功能,運作的滑順度與汽車電動窗幾乎相同,並在儀表上方有可愛的擾流片,可以在風鏡升起時導流風力至騎士腹部區塊,對於炎熱的台灣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實用設計。同時在簡報中,HONDA開發人員也提到新款GOLDWING的風阻較上代減少11.8%之譜。
科技新層面
新一代GOLDWING除了外型、機械層面有所更動外,科技表現可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一坐上車並會被儀表中央的7吋TFT儀表所吸引,可以透過中央的資訊幕設定GOLDWING上頭豐富的多媒體配備。而上一代車款位於左手把下方的控制介面則全面整合至騎士正前方,並可透過左手把上的快速鍵設定。
在車輛中央的控制介面中,採用類似BMW iDrive系統的旋鈕式介面,可以控制GOLDWING中央的螢幕,可調整項目相當複雜,除了可透過藍芽連結前座、後座的藍牙耳機外,車輛懸吊軟硬、螢幕亮度、音訊大小、循跡系統等設定皆在此調整,同時美規版本還搭載實用性滿點的Apple CarPlay功能,大幅提昇操作便利性。
除了循跡系統大幅提升車輛安全性外,新款GOLDWING雖然已大幅減輕將近40公斤,但是車重仍有383kg可讓人吃不消,2018年式車款也搭載了汽車等級的上坡輔助系統,讓斜坡起步不再手忙腳亂。
另外,很多熱血車迷總會針對愛車的懸吊做升級,雖然改裝懸吊可以調整的項目更多、更完善,但是大部分產品總免不了弄髒手、彎下腰拿著起子轉呀轉,身為頂級豪華車款的GOLDWING可透過儀表直接調整後避震軟硬,有著單人、雙人,是否加載行李共4種變化,同時在切換動力模式時,車輛也會自動調整懸吊軟硬,符合騎士的需求。
二輪頭等艙,安全進化
我想,大家看見GOLDWING的外型,應該沒有讀者會想要質疑這輛陸地客機的置物空間。但是眼尖的讀者或許會發現行李箱體積較上代小了些,你猜的沒錯!新一代GOLDWING左、右置物箱各為30公升,後方置物箱有50公升容量,相較於上一代車款總共140公升容量的確小了些。
雖然置物空間略為縮水,原廠標配三箱的情形下,在後廂可以輕鬆放入全罩、3/4安全帽各一頂(試乘當天筆者手邊只有這輛兩頂安全帽),左右邊的側箱則是扁平設計,如果有大量載運的需求要多加注意。
另外,騎士左膝前方也具有手套箱配置,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空間與引擎距離較近,故內部溫度較高,所以原廠不建議車主在這個空間擺放科技產品,避免造成損壞。
或許眼尖的讀者會發現,過往在騎士正前方的置物空間呢?由於台灣本田引進的GOLDWING皆為頂規款式,皆是7速DCT加上AIRBAGS版本,所以中央的置物空間被安全氣囊佔據了,過往連接手機的USB位置則改到後箱當中,消費者購車後需多加留意。
車輛細節
輕盈,超乎想像
2018 HONHA GOLDWING是筆者騎過最重、排氣量最大的車款,也是筆者第一次騎乘休旅車款,但是過去在山路上曾經有幾次看見GOLDWING俐落的劃過彎道,就對這輛豪華休旅車的騎乘感受相當好奇。一坐上車,踢起側柱,將車輛立正的輕盈感彷彿公升街車好上手的特性,按下啟動鈕後,高質感的水平對臥六缸雖然就在跨下,但是震動卻小的難以致信,要不是後方排氣管的鼓動聲傳進耳朵,不然GOLDWING的怠速感受幾乎與GOGORO相去不遠。
轉動油門,受惠於第三代7速DCT系統加持,免除離合器的控制後可以更專注於控制這輛大玩具,身為第三代DCT系統在接合時的反應更為柔順,實際使用手排模式操作時,進、退檔的速度也快上許多,完全符合GOLDWING豪華休旅車的概念。本次改款中也讓DCT變速箱正式加入倒車檔位,並透過DCT的「降檔」按鈕實行倒車。
轉出花蓮遠雄飯店大廳,往台11海岸線前進,出飯店後蜿蜒的小公路卻沒有讓筆者感到不安,反而是隨心所欲的做出傾角,雖然受限於軸距較長,過彎時要多留意迴轉半徑外,只要入彎前確實減速,GOLDWING入彎的靈活性讓這輛有著A380客機等級的龐然大物有著類似特技飛機的動態表現,別忘了這時候後方的三箱為塞滿攝影器材,後座乘坐同事的滿載情況。
來到台11線,筆直的道路與一旁湛藍的海岸映入眼簾,雖然仍在出差工作中,但眼前的美景與好心情讓人加大右手的油門開度,並且切入運動模式,拜1,833c.c.水平對臥六缸引擎所賜,紅燈起步的扭力彷彿可以撕裂路面的柏油,但是扎實的座椅卻將前、後座乘客牢牢固定在椅子上。
根據原廠安排的路線,我們轉入蜿蜒的11甲線,與車輛的熟悉度提高後,採用SPORT模式進入山區,但是受限於GOLDWING貼地飛行的車體設定與長軸距車身,面對彎角雖然可以輕鬆傾倒、進彎,但是傾角依舊是這輛陸地客機的一大罩門,值得一提的是前懸吊可以感受到雙A臂在重煞車時會讓車輛下沉,減少點頭情形發生,對於騎士或是後座乘客都相當友善。
然而全新的7速DCT變速箱換檔邏輯則更勝過往車款,舊款DCT車種可能會在彎中有升、降檔的情形發生,但是GOLDWING上頭則沒有出現這樣的情形,換擋動作通常會出現在經過APEX後,補油出彎的瞬間,讓彎中動態變得更好掌握,不會有手忙腳亂的情形發生,整理來說換擋邏輯變得更像是騎士自己操縱車輛。
用完午餐後,有部分媒體選擇蜿蜒的193縣道回到飯店,本站則是利用台9線筆直的公路環境發揮GOLDWING主打的巡航體驗,在大排量引擎與7速變速箱的輔助下,有如進口房車般的運轉品質大勝過筆者過往所騎的任何一輛車,加上巡航模式下超低的換檔轉速,讓我有一種正在開車的錯覺,甚至在時速100公里時,轉速僅有2,000轉。
對了,如果你好奇後座的乘坐感受。雖然2018 HONDA GOLDWING前、後座的距離縮短,但也讓騎士與乘客間可以有更多交流與連結,這是HONDA在全球市場中多方收集建議後作出的更動,即使如此縮小後的後座依舊相當舒適,如同轎車般的乘坐表現依舊是GOLDWING強項。
結語
雖然筆者沒有騎乘過上一代HONDA GOLDWING,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曾騎過近五年來的HONDA大型重型機車,那輕鬆、好上手的HONDA精神完全在這輛陸地客機上展露無遺,經過一整天的相處後,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山路上總有神人可以騎乘GOLDWING俐落的劃過彎角。
如果有人問我會不會喜歡GOLDWING?或許有一天我想要一輛車可以隨時輕鬆環島,並且可以讓後座乘客有如同汽車般的安定感,那2018 HONDA GOLDWING絕對是唯一選擇。
精選圖輯
車輛規格表
引擎形式 24V SOHC 水平對臥六缸水冷引擎
排氣量 1,833c.c.
最大馬力 124.7hp / 5,500rpm
最大扭力 17.3kgf-m / 4,500rpm
壓縮比 10.5 : 1
供油系統 PGM-FI 電子噴射系統
變速系統 7速DCT變速箱/付有倒車檔、緩行模式
傳動方式 軸傳動
車身尺碼 2,575X905X1,430 mm
軸距 1,695mm
座高 745mm
車台 鋁合金環抱式車架
前避震 雙A臂懸吊系統
後避震 Pro-Link多連桿電子可調避震
前輪煞車 雙向六活塞卡鉗 320mm浮動碟
後輪煞車 單向三活卡鉗 316mm通風碟
防鎖死煞車 C-ABS
前輪尺寸 130/70 R18
後輪尺寸 200/55R 16
裝備重量 383kg
油箱總容量 21.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