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米蘭車展上,眾多車廠都推出了相當吸引人的輕、中量級雙缸車款,對比前幾年大家議論紛紛中量級車款的殞落,從去年的發表態勢看來,入門級距似乎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這樣讓人好奇,究竟輕、中量級距車款在摩托車發展史上,有著什麼樣的魅力,他們的前世今生又是如何呢?
回首過去五十年來的中量級距車款,你會發現近年熱銷的300級距車款,在馬力、重量等性能數據面上,意外的與60、70年代的250-400級距差異不大,對比起大型運動車款在過去50年內有著3-4倍的性能漲幅,中小級距的車款幾乎維持不變的理由是什麼呢?
歸咎馬力數據沒有成長的最根本理由,其實就是這些車款的市場定位,以及市場需求並不是極端追求性能所致,對於大多數的入門級距消費者來說,只要車子輕便、便宜、好養、不耗油、舒適以及有著好看的外觀,那就是一台吸引人購買的好車,這樣的特性又是從哪演化而來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一直都是二行程發展的重鎮,在過去二行程引擎的發展嚴重受限於當時的活塞,活塞熱負荷的障礙限制了二行程引擎的動力表現,不過在德國一位工程師Adolf Schnurle在發開船用柴油引擎時所設計的新平頂活塞,意外的開啟了二行程引擎的新境界,此後德國DKW公司買下了該項專利技術,專職於生產新一代的二行程引擎,並且成功的開發出大排量的單缸二行程系列。
在二戰結束後,由於當時百業待新,歐洲戰區的人民急須簡單輕便的移動工具,摩托車自然就成為了當時人們的首選,對於基礎物資缺乏的德國來說,運動部件最少的二行程引擎自然就是一個最合適的產品,許多德國車廠都投入了二行程小排量車款的生產行列,從125cc-250cc,從單缸引擎到雙缸引擎,DKW在1954年推出了RT 350,同年Adler也推出了MB250,現今大家熟悉的車輛型式就這麼誕生了。
德國車廠除了在二行程摩托車的發展上有不小的貢獻之外,在車架方面德國人也有獨特的堅持,不同於當時主流的鋼管車架,德國當年大多數的二行程車款都採用了壓鑄鋼車架的形式,這種車架形式比起鋼管車架,同樣也有更便宜、省材料的優勢,只可惜在德國的摩托車產業在1955年開始雪崩式的衰退,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平價汽車的登場,讓摩托車這種代步工具的市場漸漸萎縮。
不過就在德國人轉投汽車的懷抱時,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也努力從戰爭的廢墟當中爬起,當時有著大大小小約兩百多間的摩托車廠,彼此廝殺,經過了物競天擇的殘酷市場法則之後,最終誕生出了現在我們熟悉的這幾大品牌,其中YAMAHA從德國Adler MB250二行程雙缸車款上嗅到了商機,YAMAHA的工程師們仔細研究了這台MB250,從中學習開發出了YAMAHA YDS車系。
HONDA的車款在早期也採用了不少壓鑄鋼車架,不過隨著HONDA將眼光放向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市場之後,HONDA馬上理解到美國人並不喜愛這種有如鳶尾花瓣造型的壓鑄鋼車架,為了進軍當時消費力最強大的美國市場,HONDA後期也逐漸減少了壓鑄鋼車架的使用,改採更合美國人口味的鋼管式車架。
另外在曲軸箱的生產上,HONDA也是當時的先驅,在當時的摩托車曲軸箱在生產時,大多採用垂直分裂的形式組裝,HONDA則是業界少數採用水平分裂曲軸箱的車廠,這樣的分裂形式有助於生產線的組裝速度,除了HONDA之外,SUZUKI也很快得跟進這樣的設計,YAMAHA則是堅守一陣子的垂直分裂曲軸箱設計,直到1967年的R系列雙缸車款,才跟進使用了水平分裂的設計。
日系品牌在設計與生產兩端的努力精進與完美結合,可以說是全世界摩托車產業中的翹楚,對整個摩托車發展歷史有不可抹滅的貢獻,特別是HONDA在60年代針對美國市場所做的努力,成功開創了許多今日我們熟悉的經典造型,在改採鋼管式車架、潛望式前叉、賽車擋板等造型元素之後,HONDA的車款在歐美市場上大獲好評,成功替HONDA擠身世界大廠之列。
YAMAHA也在1970年作出了生產線的精進,發展出共同平台的生產模式,大幅降低了車輛製造所需的工具成本和人力成本,YAMAHA替旗下250cc以及350cc兩款二行程雙缸車款設計出了一套共用車架以及曲軸箱,這樣的方式也讓YAMAHA得以快速的生產車款來搶佔市場,又能節省成本一舉兩得。
日系品牌的崛起,再加上日本匠人精神發揮,讓摩托車的造車技藝在上一層樓,技術的果實就是HONDA、YAMAHA、SUZUKI等日系品牌在60-70年代推出的經典雙缸中量級車款,像是HONDA的經典CB350、YANAHA的RD250、RD350還有SUZUKI X6等等。
雖說科技與工藝總是不斷的向前進步,不過造車理念以及產品設計,則是一個不斷輪迴的過程,從戰後的簡易輕便,到現代追求個性化的特色入門,儘管中小級距摩托車在市場與歷史上的定位已經不同,不過這些車款帶給我們的生活樂趣和豐富人生的經歷,肯定是這幾十年來唯一不變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