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字型穿越道,員林基督教醫院、員生醫院前率先採用

Z字型穿越道,員林基督教醫院、員生醫院前率先採用
Webber 2019/04/23

在台灣,高密度的汽、機車造就了街上擁擠的交通,加上鬆散的考照制度,以及行人、駕駛低警覺性的使用道路,讓我們不時會在新聞媒體上看見行人與汽機車發生意外的不幸消息,雖然政府似乎計畫將未禮讓行人罰則提高,卻也衍生出更多反彈的聲音,駕駛覺得行人永遠不長眼、走太慢;行人認為來車都如同金屬猛獸般將自己吞噬,這是個永遠吵不完的話題。

延伸閱讀:編輯觀點│與你之間的300公分,斑馬線上的惡龍與勇者。

員林基督教醫院、員生醫院兩處,為全台第一個導入Z字型穿越道的路口


Z字型穿越道,提升視線交流 縮短距離
但除了透過教育與宣導,讓所有用路人都有正確的禮讓觀念,尊重彼此外,公路總局也在2019年4月22日的新聞稿中,宣布在國外行之有年的「Z字型穿越道」正式導入台灣,並選在位於車流量較大、交通繁忙的台一線,在雲林的基督教醫院、員生醫院兩處,可看到全新的分隔島與斑馬線樣式。

公路總局也設計海報宣導,但海報中的十字路口,東西向中央的Z字區塊似乎設計錯誤

透過照片可以看出,透過中央分隔島由1.5米升級為2米,加上剷平原有突起設計,與路緣街改為無障礙平整設計後,可以增加穿越的便利性。

而分隔島上的Z字型設計則是改版的最大重點,舊有的一般設計下,行人穿越斑馬線時自然反應下,不會反覆檢查左右來車,透過分隔島的Z字轉向處,行人可以確實的「面向來車方向」,確保穿越馬路時的安全性。這項設計使得行人過馬路時會多注意來車,對於年長者來說,特別是如同今天的例子,設立在醫院前的路口,對於年長者來說這短短幾公尺可能就像台灣到美國般遙遠,Z字型分隔島於過斑馬線時,轉折處的中央分隔島可以喘口氣,降低小綠人倒數時的時間壓力。

透過柵欄、指示牌,引導行人順利通過新型態的斑馬線


但是...這真的夠嗎?
全台灣第一個設置的地點,選在台一線上的兩間醫院,我想背後的主要目的應該在提供年長者安全、輕鬆的用路環境,無障礙坡道與Z字型的分隔島通道大幅提升便利性,且在不知不覺中,或許行人真的可以將目光掃向迎面駛來的車輛,研判安全距離通過。

但這又衍生了另外的問題,台灣對於隔熱紙的管理鬆散,許多駕駛人總會使用透光率超低的隔熱紙,對於行人、駕駛彼此的眼神交流帶來阻礙,你無法明確的知道駕駛「是否有看到你」,我想這一點還是所有駕駛人、政府單位需要努力的課題。

Webber 資深編輯
感性大於理性的交通工具愛好者,對我來說,車帥不帥是一輛車能否吸引我的最高指標。對於老車、多功能車毫無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