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最近拋出了一個新點子:與其把老舊的燃油機車報廢,何不直接把它們改裝成電動的?聽起來像是科幻劇橋段,但其實正在悄悄展開實驗計畫。畢竟在首爾這樣的大城市,外送員機車穿梭巷弄根本比捷運還靈活,但這些小排氣量的燃油機車卻意外成了空汙與噪音的重災區,根據南韓環境部的數據,一台 50cc 的小綿羊,排放的碳氫化合物竟然是同年份汽車的 279 倍!再加上噪音投訴年年飆升,政府總算決定該做點什麼了。
所以,來了!南韓環境部啟動了一項為期八個月的研究計畫,重點不是發補助買新車,而是「把舊車改裝成電車」,看看這招到底行不行得通。這不是正式政策,而是一種前期技術驗證:到底這種做法會不會太燒錢?改完安不安全?有沒有機會普及?
事實上,南韓早在 2018 年就已經針對新購電動機車提供補助,但成效不如預期。2023 年全國電動機車掛牌不到 8,200 台,只達成原定目標的 28.5%。主要問題在哪?續航力和價格。便宜的電車常常一充只能跑個 60 公里上下,對一日跑百公里的職業騎士根本不夠用。而高階車又貴又難充,讓人望之卻步。
改裝就成了替代解方:既然車還能騎,何不把引擎拆掉,塞進馬達跟電池?全球其實早有類似技術出現,像是給 Vespa PX 這種老車裝上電心臟就很有話題性。現在連南韓自家新創 BlueWing Motors 也正嘗試跟東南亞夥伴合作擴大改裝技術,LG 能源解決方案等大廠也正在建設換電網絡,準備解決城市中空間有限、充電不便的難題。
當然啦,改裝可沒那麼簡單。除了馬達跟電池,整體配重、熱控與配線安全都得重新設計,畢竟南韓對安全可是出了名的嚴格。相關法規也勢必要加速修訂,才能讓整個產業穩健擴張。
不過從環保角度來看,這真的是一招好棋。不只能減少污染,還能降低報廢舊車造成的資源浪費。如果南韓政府這一套能成功,說不定會成為全球高密度城市紛紛效仿的電動化典範。
而我們台灣,其實也不遑多讓。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機車王國」,全台仍有大量服役多年的老舊燃油車。近年來政府已積極推動電動機車補助與換購,像是 Gogoro、宏佳騰、光陽的各種電車都進入市場,但成效依舊有限。如果台灣能參考南韓這種「舊車變電車」的思維,未來或許能讓老舊機車的汰換速度再加一把勁,也讓電動化政策更貼近實際使用者的需求與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