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BEATS PRO 2
8
24M E-TOP 電池技術:續航 1,600 公里、降成本 40%,電動機車未來或將重生
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的 24M Technologies 近日宣布,他們開發出全新 E-TOP(Electrode-to-Pack) 電池技術,能讓電動車的續航突破 1,000 英里(約 1,600 公里),同時提升安全性並將生產成本降低 40%。

14
兩款全新塗裝上身!2026年式Suzuki GSX-S1000、GSX-S1000GT+北美市場亮相
隨著2025年逐步進入尾聲,又到了各大車廠端出2026年式的時候了,Suzuki這次在北美市場公布了2026年式的GSX-S1000、GSX-S1000GT+!兩款車型在2025年式都換上了全新的TFT全彩液晶儀表,就讓我們瞧瞧2026年式還會有哪些改變吧!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2025年的APRILIA RS-GP強在哪裡?
APRILIA Racing執行長Massimo Rivola認為,2025的RS-GP的平均實力上都有所提升,該品牌現在成為了不斷向DUCATI發起挑戰、爭奪比賽勝利的主力競爭者。

Yamaha H2 Buddy Porter Concept「氫能源版BWS」現身?日本街頭通勤車的未來樣貌
H2 Buddy Porter Concept。沒錯,它的前半部輪廓、土除、車頭燈的樣貌、幾乎就像 BWS 氫能版

Yamaha PROTO BEV 未來電動超跑現身 未來的 R Family 電動車雛形?
在今年 Tokyo Big Sight 的 Yamaha 攤位上,PROTO BEV 是最具「未來速度感」的一台。Yamaha 為它下了明確定義——這不是單純的電動車,而是一台能讓人「重新感受速度與情緒」的 EV 跑車。

6
Yamaha TRICERA proto 登場:三輪轉向、有聲浪的電動車,重新定義駕駛樂趣!
在今年 Japan Mobility Show 2025 上,Yamaha 帶來一台讓人眼睛一亮的未來派三輪電動車 TRICERA proto。甚至 TRICERA proto 一台能真正上路的原型機,結合三輪轉向技術與聲音控制系統,讓駕馭變成一場全感官體驗。

我獨自降級?RC213V改良之後皆大歡喜... ...但只有Johann Zarco受傷的世界?
LCR HONDA車隊的Johann Zarco認為,自從Motegi分站的周末迎來了RC213V的重大升級之後,自己的成績卻逐漸下滑的表現「對此並不驚慌」。

12
2025 BIKERTOPIA 騎士烏托邦 太古汽車 台日齊聚 騎進永續!宣示共好行動 共同推動SDGs農業與偏鄉健診救災
第 18 屆「BIKERTOPIA 騎士烏托邦」將於今年 10 月在花蓮富里登場。主辦單位由 太古汽車集團、富里鄉公所與富里鄉農會 共同籌辦,並於今(8)日在台北內湖創速中心舉行啟動記者會。 今年活動以「騎進永續,創建價值生態系」為主題,結合地方創生、健康促進與文化交流,推動「SDGs 永續農業與偏鄉健診行動計畫」,由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及衛生福利部指導參與。

20
5.4萬台幣、9.5匹馬力、KEYLESS!Honda Square X 125 硬派跨界復古風來襲
講到Honda的速克達,大家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那台國民神車 Dio,近幾年也陸續看到像是 PCX、Forza、ADV150 這種比較高階的車款引進台灣,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就在對岸的合資廠,五羊本田最近發表了一款全新的125cc速克達 Square X 125,這個名字聽起來雖然有點樸實無華,但設計風格卻是個驚喜!

12
Honda NT1100 2026 年式推出新車色「銥灰金屬色」 歐洲最暢銷旅跑 26年新色登場
自 2022 年問世以來,Honda NT1100 以舒適騎乘、靈活操控與強勁雙缸動力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旅行車之一。連續三年蟬聯歐洲旅跑銷售冠軍的它,2026 年式依然保持原有的技術規格與配備設定,僅在外觀上推出全新車色,讓整體風格更具現代感。

24
L
Ducati Multistrada V4 Rally 2026 年式登場 30 公升油箱+主動懸吊,地表最強旅跑進化!
Ducati 正式發表了新年式 Multistrada V4 Rally,這台被定位為「無盡旅程」旗艦的冒險車,在原本強悍基礎上再度升級,結合 30 公升油箱、200mm 行程半主動懸吊與新一代電子輔助系統,成為一台幾乎能橫越任何地形的公路與越野混血猛獸。

24
L
JET SL SuperC首戰即雙冠!JET耐久賽全組別制霸! 【2025 TSR 四小時耐久賽】
TSR四小時耐久賽為每年度的最後一場賽事,長時間極限操駕非常考驗賽車的性能及穩定性,非常適合作為JET SL SuperC的出道戰,尤其場地是以多條直線著名彰化溪湖K1賽車場,更能發揮出更勝以往的直線加速優勢,選手也能更輕鬆做出比以往更快的單圈成績。

10
哈特佛 MEWGO 125 登場 文青?復古?
Hartford 哈特佛機車最近推出全新通勤車款 MEWGO 125,主打輕都會風格、keyless 免鑰匙啟動與 CBS 聯動煞車等配備。從外觀來看,它走的是一種介於復古與文青之間的風格——方燈、圓鏡、白藍雙色車身,再加上略顯奇妙的比例,讓人一時分不清這造型靈感到底是來自 70 年代的義大利速克達,還是復刻自阿公的皮革相機包。

KTM 點燃 2027 MotoGP 新紀元!850cc 非化石燃料引擎完成首度運轉測試
KTM 宣布旗下全新 2027 年式 MotoGP 賽用引擎 已於奧地利總部完成馬力機(Dyno)初次運轉,正式成為第一家公開展示新世代動力開發成果的廠隊。

MotoGP 2025 印尼站 轉播時間
排位 10/04(六)10:50-14:25 GP組10:50開跑|衝刺 10/04(六)15:00-16:00|正賽 10/05(日)12:00-16:00 GP組15:00開跑

10
TRIUMPH全球限量 Speed Triple 1200 RX 10月登台巡展 極致性能 × 專屬設計 × 極限操控,唯一車主非你莫屬
Triumph 全球限量 1,200 輛的 Speed Triple 1200 RX,即將在台灣首次亮相。這款集極致動力、銳利操控與賽道感於一身的旗艦傑作,將於10 月起展開全台巡迴展示,台灣市場僅此一台,建議售價 NT$106.8 萬,邀請所有重機愛好者親臨現場,近距離感受這款全球限量旗艦的極致魅力。

26
L
經典黃牌ADV回歸!Kawasaki KLE 500中量級多功能車有望在2026年重出江湖
前幾年,Kawasaki突然在米蘭車展上擺了一個神祕的木箱,雖然看不見全貌,但露出來的21吋鋼絲框、兩根排氣頭段,還是讓不少老鳥猜到這肯定是台雙缸的越野車,當時網路上就盛傳可能是KLE 500要復活了,但官方始終沒有證實。

8
中國 Benda 野心爆發!1600c.c. 六缸+250c.c. 油電混合水平對臥引擎 同步亮相
中國品牌 Benda 近年來以驚人的速度崛起,今年雖才剛打入美國市場,主打 300–500c.c. 的 V 型雙缸入門車款,但在中國本土的 CIMAMotor 車展上,他們卻一次秀出野心,直接搬出 1700c.c. 直列六缸 與 250c.c. Hybrid Boxer,可說是震撼全場。

12
本田 x 酷洛米?Honda Monkey 125 推出超限定聯名側蓋!
各位車友,還有廣大的三麗鷗粉絲們!這波跨界聯名真的有夠猛,連我都驚呆了!日本 Honda 宣布,將推出一款超萌的「Honda x Kuromi" Monkey 125 專屬油箱側蓋」,而且還是限時接單生產的夢幻逸品!

14
Honda Prelude GT Prototype亮相,進軍2026 Super GT
本田於近日正式揭露全新Prelude GT Prototype,宣告將投入2026年Super GT GT500級別賽事。這款原型車不僅是Prelude重返高性能舞台的象徵,更將取代自2024年起征戰的Civic Type R GT500,成為HRC(Honda Racing)對抗Toyota GR Supra GT500與Nissan Z Nismo GT500的全新戰力。

18
Honda ADV350 26YM 新色登場:歐洲最暢銷 300cc 以上速克達再進化,四款新塗裝同步亮相!
Honda 宣布旗下 ADV350 速克達推出 26YM 年式新色,延續「城市 × 冒險」雙棲定位,並強化歐洲市場熱銷氣勢。ADV350 自 2022 年問世以來,憑藉 X-ADV 式越野外型與高規格配備,在 2024 年成為歐洲銷量最高的 300cc 以上速克達,堪稱「中量級速克達霸主」。

14
Xiaomi 新款便攜藍牙喇叭登場:硬派直角設計、支援 10 台串聯、內建 4GB 儲存,售價約新台幣 1,290 元!
市面上的藍牙喇叭多半走圓潤路線,好握、好看又不刮手。但 Xiaomi 顯然不想跟風,最新推出的 Xiaomi Portable Bluetooth Speaker 採用極簡硬派直角設計,整體造型像是把 Bauhaus 建築縮小放進背包,只有喇叭網罩是圓的,其他全是俐落直線。

10
Xiaomi Sound 2 Max 登場:三音路同軸單體、雙低音、支援 LHDC 與多房間串聯,售價約新台幣 8,990 元!
小米不只在手機上衝高階,現在連音響也要挑戰旗艦市場。最新推出的 Xiaomi Sound 2 Max 採用一體成型金屬壓鑄機身,外型走 Bauhaus 極簡風格,像是從科幻電影場景中搬出來的未來音響。

16
DJI Osmo Nano 登場:磁吸穿戴、4K 120fps、13.5 段動態範圍,把影像科技塞進迷你機身裡!
DJI 又把影像科技塞進迷你機身裡。最新推出的 Osmo Nano 是 DJI 有史以來最小的穿戴式運動攝影機,重量僅 52 克,尺寸只有 57 × 29 × 28mm,卻能拍出 4K 120fps 慢動作與 13.5 段動態範圍的高階畫質。雙面磁吸設計可吸附在帽子、頭盔、衣領,甚至寵物項圈上(官方不建議用在會狂奔的狗身上)。

14
DJI Mini 5 Pro 登場:全球首款搭載 1 吋感光元件的迷你空拍機,夜間避障、4K 120fps、36 分鐘續航,空拍玩家直接升天!
DJI 又把「世界第一」塞進迷你機身裡。最新發表的 Mini 5 Pro 是全球首款搭載 1 吋 CMOS 感光元件的迷你空拍機,機身重量不到一條法國麵包,卻能拍出電影級畫面。除了感光元件升級,還首度加入「Nightscape 全向避障系統」,讓你在夜間飛行時不再撞路燈。

12
DJI Mic 3 登場:支援 4 組發射器、32-bit 浮點錄音、400 公尺距離,小到像胸針,強到像錄音室!
DJI 不只會做空拍機,現在連聲音都要管。最新推出的 DJI Mic 3 是一款超迷你無線麥克風,重量僅 16 克,小到可以當胸針、帽夾或磁吸配件,卻內建錄音室等級功能,堪稱「不想當馬鈴薯音質的 Zoom 使用者」救星。

6
Audi eMTB 2.0 登場:Dakar 塗裝、Öhlins 全避震、90Nm 扭力,售價約新台幣 190,000 元!
Audi 不只會造車,現在連登山車也要插旗。繼 2023 年首款電動登山車問世後,Audi 與義大利 e-bike 品牌 Fantic 再度聯手推出第二代力作——Audi Electric Mountain Bike 2.0,外型直接致敬 RS Q e-tron Dakar 拉力賽車,整台車像是從沙漠衝出來的越野猛獸。
